什么是陈年老茶?如何辨别陈年老茶?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什么是陈年老茶?如何辨别陈年老茶?

什么是陈年老茶:一些喜爱茶叶生活的人总结了这样一句话:“饮茶要新,喝酒要陈”不过这个当然,每个人对茶叶的理解都不同。

燃鹅~茶叶当然也是新的好,但是有一些茶叶的种类可不是这样的,反而你把它储存一段时间,它的茶质会更好,滋味会更醇和,一般人们选择的储存的茶叶都有普洱、武夷岩茶等,这些茶叶“陈饮的话会去除新茶叶的那种燥感,所以你可以选择存放一段时间之后再饮用。

至于时间,因人而异,一般存放5至10年的茶算旧茶,存放10至20年才能成为陈茶,而陈年老茶主要就是要经过时间的作用,改变茶叶本身的本质,产生对人体更加有益的物质的变化过程。

陈年老茶的辨认方法

外观

真正的陈年老茶茶叶颜色一般都是深褐色或者黑色的,颜色很自然,闻起来会有陈年味道。

茶汤

如果你在外面买到陈年老茶,准备拿回家泡的时候,这时候你就可以通过茶汤的颜色来辨认陈年老茶的真假,真的老茶茶汤是呈现淡琥珀色,存放时间越久颜色就越深,而假的茶汤则会呈现乌黑油亮,这个通常就是碳烤出来的“新鲜老茶”了,并不是真的陈年老茶。

滋味

一般老茶经过一段时间存放后味道会略带一点酸味,但如果你喝到的老茶是炭味的话就是假的,因为真正的老茶是不用炭烤的,炭烤观念是近年才发展出来的方法。

以饼茶为例,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
1、茶品的茶材、饼型、拼配手法等方面。大体说来,古董茶、印级茶多使用大叶原始种的野放茶菁(是否部分古董茶有使用栽培型野生原料,至今尚未定论,但即使有,数量也不会太多)。这类茶材的口感较改良种茶园茶醇和而厚重,叶底柔软肥大。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这样的原料还使用得很多。


2、饼型的鉴别。早期的茶饼,都是石质模具手工压制而成,生产效率很低。建国以后,手工压制多会导致形状不匀整;机械模具使用后,茶型就逐渐规整、紧结,直径、厚度多有定数;80年代以前的茶,常见大饼;而90年代的茶则以小饼型居多……各个年代茶饼的直径、厚度、转折处的弧度、正面背面的曲度、背面窝孔的形状、茶体不同部位的紧压程度等等,都是鉴别年代的要点。

3、拼配手法。国营时代,茶厂的常规产品都有相对固定的拼配手法,并在七十年代中期形成了唛号制度。如勐海厂的7542、8582,下关厂的8653、7663,昆明厂的7581(对于这些数字唛号不熟悉的朋友,可以回复59、60查看相关介绍),等等。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制式化的拼配方法,保证大宗产品各批次间品质相对稳定,性质类似于其它茶品的合堆(拼堆)工艺。但是,相同唛号的产品,并不是几十年来配方固定不变的。拼配原料等级、方法的变更,同样是辨识茶品年代的重要依据。例如,勐海茶厂的大宗青饼7542,在1992年前后配方的等级就有很大变化;由于使用了轧细工艺,下关厂后期的沱茶外观和早期产品差异也很大。以上三者,是辨识茶品年代的要素中最难以伪作、最具参考意义的。

4、是茶饼内飞的鉴别。因内飞是制茶同时压在茶体内部的,不可能抽换,因此也是难以伪造的一个重要辨识依据。内飞鉴别的方法,主要在于纸张质地、油墨颜料、印刷版式三个方面。例如,看到油光薄纸、细字印刷,就可初步判断茶的生产年代不晚于九十年代中期,若对印色和版式变化熟悉,参考饼型、配方等方面,就可更进一步精确地判断究竟是80年代中期、后期,还是90年代。

5、是茶的外包装纸、内票、大票、筒装形式等。包装纸、大票的鉴别和内飞类似,主要要素也是纸张质地、印刷颜料和版式。大票是茶品出厂时每件茶附带的简要说明,包括唛号、厂方、批次等信息。1985年以前,云南的茶叶生产、销售由进出口公司统一管理,包装物并非茶厂自己订制,而是省公司统一调拨。当时的大票形制为立式印刷,不写厂名;而1985年以后,产品的生产、经销权下放到厂方,勐、关两厂都印刷了自己的横式表格型大票。并且,1985年以后勐海厂的大票,多带有3位延展码,记录了生产年代和批次的信息。筒装形式,主要分竹壳装、纸筒装两种,不同年代的材质、印刷等方面同样存在差异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包装物由于和茶体是分离的,容易拆换,故只能当作辅助依据。

总体来讲,随着时间的流逝,普洱生茶在陈化过程中的变化是汤色越来越红,口感越来越醇和,苦涩度降低;熟茶在陈化中渥堆熟味会逐渐消失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茶品年代辨识的辅助手段。但是,并非汤色红的生茶都是老茶。以香港、肇庆等地的作仓经验,通常生茶入仓三四年,汤色即变为橙红;六至八年即可转栗红色,生成“樟香”。而关于熟茶茶品的陈化,坊间标榜的“枣香”、“参香”、“樟香”,实际上往往也都是在湿仓条件下形成的;正常条件下存储的熟茶,不易出现各类特殊香气。